在溝通實錄的上篇提到購物及飲食,現在要來說說交通和電話。
交通篇
行程中有一段是要轉好幾班車到兵庫縣北部的溫泉小鎮城崎,這對不懂日文的我們來說算是比較有挑戰性的一部分。上網查好火車時刻、車票價格、轉車車站都一清二楚的抄下來。
至於何時要下車,車上都會廣播,不然就是記車子有幾站會到。但是有一個最輕鬆又精準的方法,就是記到站時間。日本的火車都非常準時,所以看好幾點幾分要下車就沒錯啦!
JR稻荷站的售票機,張數是用圖示來表示,有好幾種大人和小孩的組合,可愛又淺顯易懂。
大阪的地鐵地圖,每一個站都有英文加數字的代號,到站廣播會用英文唸這個代號。對外國人來說很方便,不用去記一大長串的站名。以前聽過一個外國朋友說搭台北的捷運,到站廣播一大長串都聽不清楚,都只聽到「!@#$#%^*$# STATION」,最後一個字最清楚,到底是什麼站啊?
JR宇治站月台的告示,用圓圈和三角形來區分不同車子排隊的位置
月台上的圖示,依照告示指示的位子排隊,車子來的時候搭不同車子的人潮就不會亂成一團了。
電話篇
到京都第3天(12月3日),行程預定是和服體驗,當天卻下起了雨。為了要讓我們期待已久的體驗可以更盡興,於是決定更換行程。我找到預約和服體驗的岡本織物店的電話,心想打電話應該不是難事,我可以靠我僅有的單字們搞定,於是到民宿走廊的公共電話用我自創的日文跟店家連絡。現在把我的搞笑對話大公開,大部分是寫我講的部分,因為對方嘰哩呱啦的講一堆,我一定是聽不懂,頂多只能用猜的。回來之後不懂的字我也懶得去查,懂日文的人笑過之後請指正,不懂日文的人請不要學,我的日文是不正確的,但是可以學著勇於開口。我不懂日文都能講電話了,面對面溝通一定是更EASY啦!臉皮厚一點就好了。
「摩西摩西,watasiwa Taiwan Chen desu,kyo wa kimono yoyaku desu」(我想表達的是我是台灣的陳,今天有預約和服。前面哇搭係哇應該不用說了,我會的生字是kyo今天,kimono和服,yoyaku是預約。至於為什麼每一句都要加wa和de su,是因為我覺得這樣聽起來很像日文XD,完全是沒有根據沒有文法的句子。)
對方回答「kimono rental?」(這句根本是英文嘛!但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要跟對方用英文溝通)
我接著說「hi, demo kyo wa ame desu」(一樣是白痴造句法:是的,但是今天下雨。demo但是,ame雨,再加上萬用的wa和de su,總之就是把單字全湊在一起)
然後就是經典的「Change i de su ga?」(可以更改嗎?連英文change都用上了。i de su ga可以嗎。這句是學泡麵廣告的,"香蕉change湯頭,i de su ga?")
對方回答「time change?」
「hi, hi, change to Wednesday」
「OK, OK」
結束對話,心裡還是覺得不踏實。岡本織物店離我們當時住宿的東山IVY不遠,於是就親自再跑一趟去確認更改日期,當面講清楚比較安心。無故爽約可是很不禮貌的喔!
另一通電話,是在城崎溫泉車站打的。預約的溫泉旅館 芹要我們抵達車站時打電話到旅館,他們就會派車子來找我們。我早早就想到這一點,在前面幾天住京都PLAZA HOTEL時,就用英文寫下我要說的話,請會說英文的櫃台人員幫我翻譯:
I am CHEN from Taiwan. WATASIWA Taiwan KARA KITA CHEN DE SU
I have a room reservation. YOYAKU SHITE ARIMASU
I am in Kinosaki station now. WATASIWA Kinosaki EKINI IMASU
Can you pick up us from station? EKI KARA MUKAENI KITE KUREMASUKA
Sorry, I can't speak Japanese. SUMIMASEN WATASHIWA NIHONGO WO HANASEMASEN
到城崎溫泉車站,我就照著唸,然後對方講了幾句我聽不懂的話,我就再把最後一句講一次,表示我不會講日文。最後聽到對方說「WAGARIMASHITA」(我知道了)就結束對話了。
不知不覺,又寫了一堆,原本設定上下2篇寫完,一不小心變成上中下。